壹‧問答或選擇:
1.中國各朝代移民台灣地區的情形?
答:自宋朝起,即有閩、粵各省居民移民台灣。【參考P. 8】
2.外國侵略台灣地區的情形?
答:17世紀先有荷蘭佔領,繼為西班牙入侵,到了19世紀末期,
又為日本人統治;300年來的臺灣歷史,可謂在內憂外患中度
過。【參考P. 8】
3.鄭成功決定復台驅荷的原因?
答:為圖日後發展,遂決定開闢台灣,驅逐荷蘭人,建立穩固的基
地。【參考P. 9】
4.鄭成功復台戰役的啟示?
答:(a)鄭成功除了有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外,鄭軍紀律嚴明、驍勇善
戰、作風頑強、果斷而出敵不意的戰場指揮,是戰役致勝的主要原因。
(b)戰前詳細偵察,充分了解敵情,並大膽利用地理環境與不良
的氣候條件,化被動為主動,主控戰場。如正確選擇航海線
和登陸地點,並先占領澎湖,作為登陸台灣的屏障等。
(c)以敵軍有生戰力為目標,正確切斷敵人的聯絡與補給線,藉
以集中優勢戰艦,製造敵人海、陸分離,形成局部優勢,並
在海上逐次擊破,削弱敵軍軍力。【參考P. 13】
5.台灣省民抗日失敗的原因?
答:戰術指揮上,力量分散,又缺乏制海能力,始終無法集中兵力,
形成優勢局面,給予敵人致命打擊,可說是失敗的關鍵。【參考P. 18】
6.台灣省民抗日日軍獲勝的原因?
答:日軍戰略正確,再配合堅強的海、陸聯合作戰與優勢兵力,戰
爭勝負未戰已見。【參考P. 18】
7.古寧頭戰役在戰史上的意義?
答:金門古寧頭戰役,實為戡亂戰役的空前大捷,除了重振我軍士
氣與信心外,國際間對我政府觀感也轉為友好。古寧頭戰役獲
勝不僅屏障了台海安全,鞏固台、澎復興基地,並且開創中興
復國契機,因此具有不可磨滅的戰史意義。【參考P. 21】
8.八二三炮戰初,中共火力重點、主要砲擊目標在何處?
答:火力重點指向我指揮所、觀測所、交通中心、要點工事及砲兵
陣地,以太武山東側金門防衛部指揮所及料羅灣為主要砲擊目
標。【參考P. 23】
9.你的祖先何時自何地移民至台灣?最出落腳何處?
答:自宋朝起,即有閩、粵各省居民移民。落腳為台灣。【參考P. 8】
10.班的基本隊形及應用隊形有哪些?
答:基本隊形→班橫隊、班縱隊。
應用隊形→二列橫隊、二路縱隊。【參考P. 76~78】
11.我國現階段防衛作戰構想?
答:政府一直投注龐大經費建構國防力量,在制空、制海、地面防
衛的國防戰略構想下,長期自製和外購各種新型戰機、戰艦、飛彈等先進設備。【參考P. 45~45】
12.請以近二十年世界上兩個實例說明「以戰爭解決問題」?
答: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役、1991年的波灣戰爭。【參考P. 44】
13.國力指標四大因素?
答:包含了政治、經濟、心理、軍事四大因素。【參考P. 46】
14.「第三波」將人類文明分為哪三個階段?
答:第一波→農業文明。
第二波→工業文明。
第三波→科技文明。【參考P. 48】
15.現代武器的開發應注意哪些原則?
答:經濟性、實用性、擴充性、維護性、整合性。【參考P. 53~55】
16.瞄準的要領?
答:射手通常以右眼視線覘孔,使準星尖置於覘孔正中央、向前延
伸,使瞄準線指向目標中央下緣(就是將覘孔中央假想有一條十字線,切齊準星尖上緣,與目標中央下緣連成一線),這就是正確瞄準。【參考P. 85】
17.三角瞄準應準備哪些器材?
答:瞄準箱每組1副、靶箱每組1副,每組使用步槍1枝、檢查靶
及靶紙各一。【參考P. 89】
18.三角瞄準的注意事項?
答:(a)瞄準第1點時,動槍,檢查靶不動;瞄準第2、3點則動檢
查靶,槍不動。
(b)3次瞄準,應保持右眼在同一位置。
(c)3點未瞄完以前,不得移動步槍或槍箱及靶箱。【參考P. 91】
19.三角瞄準的合格規定?
答:(a)每個三角形,不得超出0.7公分範圍為合格。
(b)必須在10分鐘內瞄完5個三角形,其中至少應有3個三角
形為合格的最低要求標準。【參考P. 91】
20.射擊八大要領?【參考P. 92~93】
答:(a)「托」─托槍身(e)「瞄」─瞄準
(b)「抵」─抵肩窩(f)「停」─停止呼吸
(c)「握」─握握把(g)「扣」─扣引扳機
(d)「貼」─穩定貼腮(h)「報」─預報彈著

貳‧解釋名詞:
1.冷兵器→意即刀、斧、弓、矛等不使用火藥的武器。【參考P. 48】
2.恐怖平衡→在冷戰時代,美、蘇雙方都以報復攻擊代替防守,各擁
有足以毀滅人類數10次的核彈頭數量,無論對手如何奇
襲都有足夠的核彈頭與對手同歸於盡,形成相互毀滅的
恐怖平衡。【參考P. 49】
3.瞄準圖→是將覘孔、準星尖、瞄準點位置,與目標所構成的正確關
係。【參考P. 85】
4.GPS→全球衛星定位系統。



看完請務必回應!
不回應!代表!你還在那邊哩!
大家懂我的意思吧!

別說我不夠意思吼!!
快回應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18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